“职称”是怎么回事

安徽职信网 热门知识
“职称”是怎么回事

相信行业人员都十分关注“职称”,,社会对职称的诟病也不少,那么我国的职称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二,仅供参考:

“职称”是怎么回事

我国职称工作已有近60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共设立了29个职称系列,颁布了相应的职务试行条例。1994年以来,全国又逐步建立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3个,约有60多万人取得各类资格。建国初期至1960年,国家采取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这时的“职称”是指“职务名称”。1960年至1985年,我国实行职称评定制度,据评定结果确定工资,没有职责要求。1977年9月恢复技术职称,这里的技术职称含义仍是“职务”名称。但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工资未能兑现。此时的职称评定工作在客观上带有评定学衔、技术称号的性质。中央于1983年9月1日冻结了全国职称评定工作。1985年,“学衔”制在高校做过试点,最终没有实行。1986年1月,开始实行资格评审和聘任相结合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此次,国家文件明确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叫法,但是,许多省份仍叫“职称”。在实施过程中,评和聘有分开的情况,但多数情况没有分开。从1990年开始,陆续组织了许多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各单位在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符合一定年限等其他要求的人员中进行了聘任,由此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开始生根。

“职称”是怎么回事

现代职称制度“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国际上理论的“职称”内涵通常的定义是:“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所以,它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及成就的等级的“衔”或“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其基本内容是:专业技术职务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所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

“职称”是怎么回事

理论上的“职称”具有如下特征:①评定与岗位、职责无关,不与工资待遇挂钩;②没有数额限制;③一旦拥有,终身享用;④相同的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同;⑤与人员使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