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新引擎” 蓬勃发展添动能 --青海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综述

青海职信网 职称新闻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今天的青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深入挖掘全省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极培育出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人力资源品牌和产品,不断彰显“三个最大”青海省情魅力,为推动“一优两高”战略实施、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建设“五个示范省”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1993年,青海省人才市场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0年,青海省政府机构改革,成立省职业介绍中心,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2007年、2018年分别由青海省、西宁市政府大力支持创办了青海智达人才交流有限公司和西宁智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与此同时,青海省大力推进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化、深层次、多元化发展。从服务内容看已经从单一、传统的招聘、人才劳务派遣等服务,拓展到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等多样化的服务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显著提升。

完善政策措施,全面释放人力资源市场活力

青海省坚持围绕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为我省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环境,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活动,青海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青海省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94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37家,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每年约为30万人(次)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帮助10万人(次)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和流动。

打造服务品牌,促进人力资源健康发展

青海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调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性,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能,落实“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青海学者”“青海省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引进各类人才为全省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已达18.05万,其中高端人才3000余人,较“十二五”末增加123%。努力拓展人力资源服务渠道,打造有特色的劳务品牌,涌现出了海东市“拉面经济”、海西州“枸杞采摘”、黄南州“热贡文化”、海南州“安多歌舞”等一批有特色品牌,为解决农牧区广大劳动力就业生计和加快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服务各类人员96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6.8万家次,举办各类招聘会1740场,其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233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507场,参会用人单位92388家,提供招聘岗位80.7万个,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70余万人次。